社會保險知識問答
更新時間:2017-4-18 17:13:33
1、什么是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指勞動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和繳費年限,并退出勞動崗位后,由國家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什么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指按國家統一立法、強制實施的,為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后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3、單位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應首先辦理什么手續?
符合參保條件的單位應首先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4、 企業辦理社會保險登記需要哪些資料?
(1) 營業執照或其他核準執業或成立證件;
(2) 國家技術監督部門驗發的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
(3) 企業法定代表人身份證;
(4) 勞動行政部門審批的《勞動工資手冊》;
(5) 本單位從業人員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工資表、轉移單等相關資料;
(6) 稅務登記證;
(7)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求的其他資料。
5、 企業和職工如何繳費?
企業和職工都應以貨幣形式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社會統籌部分,職工繳納個人繳費部分,由其所在單位代扣代繳。
6、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業主及其從業人員如何繳費?
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業主本人直接向征繳部門繳納。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繳費由其業主代扣代繳。
7、 企業的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企業以上月工資總額作為企業繳費基數。
8、 企業職工的個人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職工本人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最高不超過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低于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無法確定工資收入的,以本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9、 長期脫產學習及請長假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長期脫產學習及請長假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以本人離開工作崗位之日的上年月平均工資確定。
10、 企業繳費比例是多少?職工繳費比例是多少?
盤錦市企業繳費比例為繳費基數的20%;個人繳費基數的8%。
11、 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業主及其從業人員繳費的比例是多少?
均按照繳費基數的20%繳納。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的從業人員個人承擔8%,業主承擔12%。
12、 什么是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各類參保人員按照政府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連續工齡。
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可以合并計算。
13、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有什么作用?
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可以合并計算。其作用是審核參保人員是否符合退休條件及計算其基本養老金的重要依據。
14、 什么是實際繳費年限?
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各類參保人員在達到退休條件之前,按照有關規定以貨幣形式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
15、 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期限間、退伍軍人服役期間是否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
16、 1996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否享受養老金待遇?
1996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并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未滿15年的,應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全部返回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但經本人申請可以后延。
17、 個人繳費滿15年后不再繼續繳費,退休時是否影響養老金水平?
個人繳費滿15年后不再繼續繳費,退休時將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個人繳費滿15年,僅僅是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三個基本條件之一,只要職工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仍處于就業、有收入狀態,就要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如果中斷繳費,將會直接影響到個人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水平。
18、 企業職工已經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能不能跨年度補繳養老費以墊高繳費基數?
按規定已經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不能跨年補繳養老保險費,調整繳費基數。
19、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有誤,如何進行更正,費用由誰負擔?
如發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有誤,由參保單位或參保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定,涉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需經重新審批,應及時予以更正并按規定進行補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原因造成的,從享受待遇之日起予以補發;由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原因造成的,從更正之日起予以補發,差額費用由參保單位或參保人承擔。
20、 單位只給一部分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符合政策規定嗎?
這種行為違反了《勞動法》第72條中關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政策規定,凡是與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職工都要參加養老保險,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21、 職工在試用期限內用人單位應否為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由于試用期也屬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期間,屬于勞動合同期限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也有義務為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2、 企業關閉破產后財產清償順序是怎么規定的?
破產財產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后,按照下列順序清償:
(1) 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
(2) 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3) 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清償第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23、 什么是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參保人員建立的、記載個人基本情況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情況的賬戶。
24、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主要記載哪些內容?
(1) 個人參保時間;
(2) 視同繳費年限;
(3) 實際繳費年限;
(4) 個人歷年繳費基數;
(5) 本金;
(6) 利息;
(7) 總額。
25、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 記載和管理個人賬戶基金的依據;
(2) 轉移或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依據;
(3) 辦理退休的依據;
(4) 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依據;
(5) 養老金返還的依據。
26、 職工服刑或勞教期間養老保險關系如何處理?
職工在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個人賬戶作如下處理:
(1) 職工被判刑或勞動教養期限間,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計算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予以保留繼續計息;
(2) 在服刑或勞教之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予以承認;
(3) 被判刑緩刑期限間,個人賬戶的處理和繳費年限的計算與一般職工相同;
(4) 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達到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服刑或勞教期限滿后按規定辦理退休。
27、 職工失業期限間個人賬戶如何處理?
職工失業期間個人賬戶作如下處理:
(1) 失業期間可以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斷繳費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
(2) 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個人賬戶儲存額照常計息。
28、 職工中斷繳費期間個人賬戶如何處理?
職工在中斷繳費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職工中斷繳費前后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繼續計息。
29、 個人賬戶的查詢主要方式有幾種?
(1) 對賬單查詢;
(2) 電話語音查詢;
(3) 觸摸屏查詢;
(4) 互聯網上查詢;
(5)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窗口查詢。
30、 什么情況下個人賬戶儲存額可以一次性支付?
(1) 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
(2) 在職期間死亡或離退休后死亡,個人賬戶仍有余額的;
(3) 參保人員退休前出國定居的:
(4) 農民工中斷工作后,回原籍要求退保。
31、 在職職工死亡時,如何處理個人賬戶繼承手續?
職工在職死亡時,其法定繼承人或職工生前指定受益人憑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或殯葬部門出具的火化證明,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個人賬戶繼承手續,并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其繼承額為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的本息。
32、 出國定居的從業人員的個人帳戶返還手續如何辦理?
出國定居的從業人員,憑居住地政府部門出具的移民手續(須經翻譯部門譯為中文)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個人帳戶返還手續,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返還額為其個人帳戶存儲額中的個人繳費本息。
33、 參保職工參軍、上學的,個人帳戶如何處理?
參保職工參軍、上學的,個人帳戶暫封存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并繼續計息。
34、 失業人員如何繼續接續養老保險關系?
失業人員憑《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卡》和,《失業證》(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接續手續,并繼續計息。
35、 什么是基本養老基金,由幾部分構成?
基本養老基金是指按月支付給符合離退休條件的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基金由四部分構成:
(1)基礎養老金;
(2)過渡性養老金;
(3)個人帳戶養老金;
(4)定額補貼。
36、 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領取養老基金的條件有哪些?
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辦理退休手續后,才能領取養老基金:
(1) 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
(2) 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3)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
37、 正常退休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男職工的正常退休年齡是60周歲,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齡是50周歲,女干部正常退休年齡是55周歲。
38、 因病退休的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經過省轄市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屬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辦理病退。
39、 哪些人可以延長退休年齡?由哪個部門審批?
高級專家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經有關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退休年齡。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相當于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上一級主管部門批準,可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但最長不得超過65周歲;教授研究員以及相當于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請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中央、國家機關的部委批準,可以延長退休年齡,但最長不得超過70周歲。
40、職工辦理退休手續時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時如何確定?
職工在辦理退休手續時,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41、 企業女職工退休前為什么要進行身份認定,由誰認定,有幾種身份?
女職工中工人和干部的退休年齡不一致。女職工的身份在退休時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檔案記載進行認定,身份為國家干部、聘用制干部、工人。
42、 女干部退休年齡如何掌握?
按國家規定女干部的退休年齡為55周歲。我省近年來對女干部退休年齡政策做了適當調整。
(1)45至50歲周之間的女干部(聘用制干部)解聘后到生產崗位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且一直未恢復管理崗位工作的,可以50周歲退休;
(2)45周歲以下的女工人改做管理崗位工作的(聘用制干部),在管理崗位工作連續5年以上的,55周歲退休。
(3)50周歲以上的女干部,被解聘當工人的,原則上仍按55周歲退休,但被解聘后連續在工人崗位上滿3年以上的,本人申請,可以辦理退休。
(4)女干部失業后領取失業救濟金期滿后或失業2年后未再就業以及再就業后未從事管理崗位工作的,按工人退休年齡掌握。
43、 哪些人可以辦理退職?退職生活費如何計算?
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男未滿50周歲,女未滿45周歲,繳費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經本人申請,省或省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辦理退休。在計算退職生活費時,每提前1年,基本養老金減發2%(不含個人帳戶養老金),退職生活費不執行退休人員計發辦法中最低養老金標準。
44、 正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正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定額補貼構成。
計算公式如下:
(1) 基礎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2) 過渡性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帳戶前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4% +符合政策增發額
(3)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4) 定額補貼=[調劑金(25元)+統籌項目內補貼]×減發比例
45、 什么是個人帳戶儲存額?在計算養老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起到什么作用?
全員實行養老保險制度起,職工個人繳費的本息和企業劃入職工個人名下的部分本金和利息,合稱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它在計算養老金中占有一定比例,全部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即為個人帳戶養老金。
46、 退休以后被判刑能否領取基本養老金?
退休后被判刑或勞動教養期間,不發給基本養老金,不參加待遇調整。服刑期滿釋放或解除勞教后,可以恢復服刑或勞教以前所享受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并參加以后的待遇調整,但不補發服刑和勞教期間的基本養老金。被判處有期徒刑期間緩刑的,可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47、 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如何領取喪葬費和一次性救濟費,標準是多少?
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后,由企業經辦人員(個體從業人員死亡后由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攜帶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復印件和喪葬費審批表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喪葬費和一次性救濟費。標準為:離休人員、退休人員喪葬費為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個月。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費標準:離休人員為本人標準工資10個月;退休人員為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10個月。2008年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救濟費標準合計是17800元。
48、 企業離退休人員出國定居后可否繼續領取基本養老金?
可以
49、 職工在職時積累的個人帳戶基金,退休后有什么用?
(1)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個人帳戶繳費停止記錄,個人帳戶基金繼續計息;
(2)個人帳戶養老金從個人帳戶基金中支付;
(3)離退休人員死亡,其個人帳戶基金有余額時,可以由法定繼承人或退休人員生前指定的受益人繼承。
50、 企業延誤辦理退休手續期間,養老保險由誰支付?
企業應及時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如未及時辦理,其延誤期間的基本養老金由企業支付。
51、 符合什么條件的人員退休時可以增發過渡性養老金?
1993年年底前被聘為副高級以上職稱的;1993年年底前以省政府名義命名的各條戰線的勞動模范,在退休時仍保持榮譽的,增發過渡性養老金25元。
1993年年底前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命名和授予的勞動英雄、戰斗英雄、勞動模范,在退休時仍保持榮譽的,增發過渡性養老金50元。
52、 既符合勞動模范又符合高級知識分子增發過渡性養老金待遇條件的是否可以兼得?
(1)既符合勞動模范又符合高級知識分子增發過渡性養老金待遇條件的兩項待遇不能兼得,但可以按兩項待遇中最高一項待遇確定。
(2)既符合全國勞動模范又符合省勞動模范條件的其兩項待遇不能兼得,可以按兩項待遇中最高一項待遇確定。
53、 什么是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
是指職工在辦理退休手續后,其他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鎮街道和社區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工作制度。
電話:020-2988-6905
手機:Ms曾13924000733、Ms吳13922723533、Ms陳13544480899、MsX:13710834509
版權所有:廣州正正財務顧問有限公司 粵ICP備17134033號
正正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各顧問微信號
微信號一 微信號二 微信號三 微信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