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越秀區公司注冊
更新時間:2017-4-18 17:08:34
越秀區是中國第三大城市廣州市的老中心城區,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云山山腳,與白云區相鄰。2005年,越秀區總面積為32.82平方公里,下轄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東山、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塘、白云、珠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峰22條行政街道,總戶籍人口為114萬人,人口密度為34735人/平方公里。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在2005年廣州市行政區大調整后,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 城區。
越秀區作為廣州市行政、商貿、金融、文化中心,獨特的區位優勢,目前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區內已形成北京路、海印地區、英雄廣場、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貿區,中山五路一帶已成為廣州市最繁華的一個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區;形成了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東風路現代服務、流花會展等各具特色的商務區,區內寫字樓云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總部經濟”,成為華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越秀區內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銷售總額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市屬各區前茅,商貿中心地位凸顯,是廣州市的經濟強區。
廣州是千年商埠。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南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城市,也是中國最早設海關官員和第一個設海關的城市,頻繁的對外貿易造就了廣州的商業繁榮。連通廣州與東西方沿海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其起點和基地在越秀。南越國時期,這里已成為象牙、翡翠、珠璣等奇珍異寶的集散地;唐宋元代,在越秀光塔路一帶形成的“藩坊”,聚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客達12萬;宋代“雙門底”以南(今北京路段)發展成為商業鬧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詩書街、省中醫院一帶)是廣州最大的外貿碼頭、市舶司駐地,有“百貨之肆、五都之市”之稱;明、清時期的濠畔街一帶(當時是城濠),秦樓楚館、商鋪林立,堪似南京的秦淮河。紙行街、米市路,是行還是街,是市又是路。昔日濠畔街,有“繁華勝秦淮數倍”之說,可見其盛況。高第街、狀元坊,則是商業與文化交相輝映的生動例證。
在越秀,臨街商鋪平均密度達到90%以上。越秀人在自家屋子開一扇門,擺幾個貨柜,就可做生意,而且可能這一扇門里已經壟斷了某一商品在廣州甚至全國的發貨權。
商業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突出表征,越秀區是廣州商業文化極其發達的縮影。廣州近代4個商業中心,有3個在越秀區內,即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樓、長提—人民南路。1957年以來,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均在越秀區轄內舉行(廣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后仍有部分項目在舊址舉行),更是萬商云集,名聞天下,成交額占中國每年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1/3,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改革開放以來,越秀區的商業優勢進一步增強,商貿網點約占全市的19%以上,形成了數條知名的特色商業街、如聞名海內外材料匯集的泰康路、大南路、惠福路、副食品批發市場一德路,紙張、油墨一條街天成路等等,以及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知名度的商業名店和專業市場,如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公司 、北京路商業步行街、流花服裝市場等;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帶逐步成為廣州市最繁華的一個商貿中心河古城文化旅游區;流花地方也成為廣州市新的商業繁華地帶。越秀區因此也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越秀區公司注冊:
一、財稅業務:1、代理記帳(有代理記賬許可證); 2、代理申報納稅 ;3、代理稅務登記與變更 、注銷;4、一般納稅人申請
二、工商業務:1、公司注冊(內資公司、外資公司、香港公司、代表處注冊);2、公司變更(包括名稱、地址、法人、股東、增資、減資、經營范圍、延期等工商變更、稅務變更) ;3、營業執照注銷、年檢;4、代辦社保;5、商標注冊
三、審記業務:1、驗資報告;2、會計審計報告;3、所得稅匯算清繳
四、其它業務:1、食品流通許可證;2、進出口經營權;3、代理社保、代交社保服務;4、酒類經營許可證 ;5、商務簽證。
電話:020-2988-6905
手機:Ms曾13924000733、Ms吳13922723533、Ms陳13544480899、MsX:13710834509
版權所有:廣州正正財務顧問有限公司 粵ICP備17134033號
正正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各顧問微信號
微信號一 微信號二 微信號三 微信號四



